Cyagen Oricell

  • info@oricellbio.cn
  • 400-680-8038
  • 细胞产品
    • 原代细胞
      • ● 干细胞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
        • 胚胎干细胞(ESC)
        • 神经干细胞(NSC)
        • 脐带脐血干细胞
      • ● 标记细胞
        • 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 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
        • 标记的胚胎干细胞(ESC)
        • 标记的神经干细胞(NSC)
        • 标记的脐带脐血干细胞
      • ● 体细胞
        • 神经系统
        • 皮肤
        • 心血管
    • 细胞系
      • ● 消化系统
        • OriCell®HGC-27 人胃癌细胞系
        • OriCell®HCT 116 人结肠癌细胞系
        • OriCell®INS-1 大鼠胰岛素瘤细胞系
        • OriCell®AML-12 小鼠正常肝细胞系
        • OriCell®HuH-7 人肝癌细胞系
        • OriCell®DLD-1 人结直肠腺癌上皮细胞系
        • OriCell®T84 人结肠腺癌肺转移细胞系
        • OriCell®LoVo 人结肠癌细胞系
        • OriCell®RKO 人结肠腺癌细胞系
        • OriCell®SW620 人结肠癌细胞系
        • OriCell® SW480 人结肠癌细胞系
        • OriCell® FaDu 人咽鳞癌细胞系
        • OriCell®AGS 人胃癌细胞系
      • ● 骨骼血液系统
        • OriCell®H9c2(2-1) 大鼠心肌细胞系
        • OriCell®RAW264.7 小鼠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 OriCell®MC3T3-E1 Subclone 14 小鼠颅顶前骨细胞亚克隆14细胞系
        • OriCell®U266B1 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
        • OriCell®THP-1 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 OriCell®Jurkat,Clone E6-1 人白血病T淋巴细胞系
        • OriCell®K-562 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
      • ● 呼吸系统
        • OriCell®HCC827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
        • OriCell®LL/2(LLC1、LLC) 小鼠Lewis肺癌细胞系
        • OriCell®BEAS-2B 人正常肺上皮细胞系
        • OriCell®SK-MES-1 人肺鳞癌细胞系
        • OriCell®A549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
        • OriCell®NCI-H1299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
        • OriCell®NCI-H1975 人肺腺癌细胞系
      • ● 生殖系统
        • OriCell®LNCaP Clone FGC 人前列腺癌细胞系
        • OriCell®PC-3 人前列腺癌细胞系
        • OriCell®MCF-7 人乳腺癌细胞系
      • ● 泌尿系统
        • OriCell®HEK 293 人胚肾细胞系
        • OriCell®T24 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
      • ● 中枢神经系统
        • OriCell®SH-SY5Y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
        • OriCell®GL261 小鼠神经胶质瘤细胞系
      • ● 其他
        • OriCell®A375 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
        • OriCell®3T3-L1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前脂肪细胞)系
        • OriCell®B16BL6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
        • OriCell®YUMM1.7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
        • OriCell®A875 人黑色素瘤细胞系
        • OriCell®SK-MEL-28 人皮肤恶性黑色瘤细胞系
  • 细胞培养试剂
    • 进口胎牛血清
      • ● OriCell®特级胎牛血清
      • ● OriCell®优级胎牛血清
      • ● OriCell®标准级胎牛血清
      • ● OriCell®去外泌体血清
    • 细胞培养基
      • ● 干细胞完全培养基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
        • 胚胎干细胞完全培养基
        • 神经干细胞完全培养基
        • 脐带脐血肌腱干细胞完全培养基
        • 内皮细胞完全培养基
        • 神经元完全培养基
        • 星形胶质细胞完全培养基
        • 成纤维细胞完全培养基
      • ● 干细胞诱导分化试剂盒
        • 成骨诱导分化试剂盒
        • 成脂诱导分化试剂盒
        • 成软骨诱导分化试剂盒
        • 拟胚体(EB)形成试剂盒
        • 成神经元诱导分化试剂盒
        • 成星形胶质细胞诱导分化试剂盒
        • 成肝细胞诱导分化试剂盒
      • ● 干细胞去外泌体完全培养基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去外泌体完全培养基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去外泌体完全培养基
        • 脐带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去外泌体完全培养基
      • ● 细胞系完全培养基
        • 消化系统相关培养基
        • 骨骼血液系统相关培养基
        • 呼吸系统相关培养基
        • 生殖系统相关培养基
        • 泌尿系统相关培养基
        • 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培养基
        • 其他相关培养基
    • 细胞培养辅助产品
      • ● 细胞冻存液
        • OriCell®通用无蛋白非程序冻存液
        • OriCell®通用血清型非程序冻存液
        • OriCell®神经干细胞无蛋白非程序冻存液
        • OriCell®通用血清型程序冻存液
        • OriCell®神经干细胞无蛋白程序冻存液
        • OriCell®人胚胎干细胞血清型程序冻存液
      • ● 细胞因子
        • 白介素
        • 生长因子
        • 肿瘤坏死因子
        • 集落刺激因子
        • 干扰素
        • 趋化因子
        • 其它因子
      • ● 干细胞检测试剂盒
        • OriCell®间充质干细胞(人)表面标记检测试剂盒
        • OriCell®间充质干细胞(大鼠)表面标记检测试剂盒
        • OriCell®间充质干细胞(小鼠)表面标记检测试剂盒
      • ● 缓冲液
        • OriCell®PBS缓冲液(1X)
        • OriCell®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HBSS)
      • ● 染色液
        • OriCell®油红O染色液 (Oil Red O Solultion)
        • OriCell®茜素红染色液 (Alizarin Red S Solution)
        • OriCell®阿利辛蓝染色液 (Alcian Blue 8GX Solultion)
      • ● 胰酶
        • OriCell®胰蛋白酶细胞消化液(0.25%)
        • OriCell®无动物蛋白胰酶替代物
      • ● 辅剂
        • OriCell®青霉素-链霉素溶液(100X)
        • OriCell®明胶溶液(0.1%)
        • OriCell®NEAA细胞培养添加物(100×)
        • OriCell®ITS细胞培养添加物(100×)
        • OriCell®B28神经元培养添加物(50×)
  • 细胞技术服务
    • 干细胞提取与鉴定服务
    • 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服务
    • 胎牛血清筛选服务
  • 市场活动
    • 促销活动
    • 讲座与会议
    • 客户精选文献
  • 细胞学院
    • 公开课
    • 知识干货
      • 文献解读
      • 深度干货
      • 趣味好文
    • 常见问题
    • 下载中心
      • 细胞产品
      • 细胞技术服务
  • 关于我们
  1. 主页
  2. 细胞学院
  3. 知识干货
  4. 冠状病毒如何通过宿主受体打开细胞之门?
  • 细胞学院
    • ● 公开课
    • ● 知识干货
    • ● 常见问题
    • ● 下载中心
订阅电子邮件
click to refresh
在线支持/投诉建议
点击重新加载

冠状病毒如何通过宿主受体打开细胞之门?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直揪着全国人民的心。从各地分离出毒株开始,到完成测序比对之后,普通民众最关心的是我们的药物和疫苗还要多久才能面世?科研界也在全力投入进行病毒感染机制研究,以期早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实现精准防治。

 

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Spike)和受体ACE2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CoV)的关键结合位点。由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SARS-CoV的基因序列以及发病状态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科研界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Spike)和受体ACE2的研究。对Spike蛋白和宿主受体蛋白的结合位点分析意义重大,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该病毒的入侵方式,受体的作用机制,为当前的新冠病毒入侵提供策略,为以后可能发生的冠状病毒的防治铺开道路。

 

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CoV Spike)蛋白结构域分析

第一个要讲的是冠状病毒的Spike蛋白(S)。冠状病毒的S蛋白分为S1和S2结构域。S蛋白介导受体与病毒蛋白膜之间的融合方式通常是这样的:

 

•S1负责与受体结合。S1结构域的N末端与C末端均可与宿主受体结合。

 

•S2负责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冠状病毒S2含有多个关键分子,包括多个融合肽和两个保守肽重复序列(HRs),来驱动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融合。HRs可以三聚成卷曲结构,将病毒包膜和宿主细胞双层紧密靠近,为融合的发生做准备。

 

CoV Spike蛋白结构

图1. CoV Spike蛋白结构示意图

 

尽管SARS-CoV-2和SARS-CoV属于不同种的菌株,但它们在用于鉴别的S1保守域中仍有约50个保守氨基酸保持一致,这说明SARS-CoV-2和SARS-CoV的结构相似,且二者同属于β冠状病毒,而β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域通常位于S1的C末端,如图2所示。由此我们可以猜测,SARS-CoV-2的宿主受体是否和SARS-CoV的宿主受体相同?

 

系统发育分析和SARS-CoV-2,SARS-CoV和MERS-CoV的受体结合域

图2. 系统发育分析和SARS-CoV-2,SARS-CoV和MERS-CoV的受体结合域(引自Roujian Lu 2020)

图A. 各种β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结构域的系统发育分析。图B、C、D:SARS-CoV,SARS-CoV-2和MERS-CoV结合其宿主受体结构域的比较。核心结构用品红表示,SARS-CoV,SARS-CoV-2和MERS CoV的外部子域分别是橙色,深蓝色和绿色。受体结合位点中SARS-CoV和SARS-CoV-2之间的可变残基突出显示为棒状。图C SARS-CoV-2,❓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使用的受体仍然未知。(自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会为新冠病毒提供新的命名之后,本文均用SARS-CoV-2代替2019-nCoV。)

 

研究发现,SARS-CoV要进入受体,首先要通过病毒RBD(receptor binding domain)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结合。那么SARS-CoV-2的S蛋白与人ACE2受体是否具有亲和性呢?根据前期研究发现,使用HeLa细胞表达的ACE2可以作为SARS-CoV-2的受体,但是如何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ACE2蛋白的结构。

 

ACE2受体蛋白结构分析

ACE2是一种I型跨膜糖蛋白,包含一个由两个α螺旋构成的N端胞外域。病毒受体结合域RBD利用其外部结构域与受体的N末端结合。如图3所示。RBD凹表面有424-494残基,也称为受体结合基序(Receptor binding motif RBM),形成ACE2的N端螺旋与受体进行接触,所组成的复合物形成SARS-CoV RBD 927.8A˚2和ACE2 884.7A˚2的界面,该界面包含受体中的至少18个残基和RBD中的14个残基,形成了一个在RBD/ACE2相互作用中占主导地位的亲水性接触网络。在与ACE2结合后,SARS-CoV包膜与宿主细胞膜之间的融合由S2亚基完成。

 

SARS-CoV受体ACE2结构

图3. SARS-CoV及其受体ACE2结构示意图

(参考Guangwen Lu 2015)

绿色:RBD核心;品红:RBD核外域;青色:ACE2 N末端;橙色:ACE2 C末端

 

SARS-CoV-2与SARS-CoV二者的序列具有79%的相似性,同时我们发现SARS-CoV-2 RBD序列,包括其RBM直接接触ACE2的途径也与SARS-CoV相似,于是研究者就猜测ACE2受体很可能是SARS-CoV-2感染人体的关键受体蛋白。

 

如图4所示,与SARS-CoV相比,SARS-CoV-2 受体结合基序(RBM)除了在远离ACE2结合区环上插入了一个残基之外不包含任何删除和插入序列。

 

SARS-CoV和SARS-CoV-2对ACE2识别的结构分析

图4. SARS-CoV和SARS-CoV-2对ACE2识别的结构分析(参考Yushun Wan 2020)

A. 实验确定SARS-CoV RBD和人类ACE2之间的界面结构,SARS-CoV RBD上的五个残基均经过自然选择,并显示出对ACE2的识别以及进入宿主细胞至关重要。B. SARS-CoV-2 RBD与人ACE2之间的界面建模结构。根据SARS-CoV与SARS-CoV-2之间的序列关联,对应出相应的残基编号。

 

在与ACE2接触的病毒受体结合域的14个残基中,SARS-CoV-2和SARS-CoV中有9个是完全保守的,有4个是部分保守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些残基。

SARS-CoV病毒受体结合域中的残基479位于人ACE2上的病毒结合位点Lys31(即hotspot-31)附近。Hotspot-31由埋在疏水环境中的Lys31和Glu35之间的盐桥组成。K479N突变消除了RBD与人类ACE2界面的不利作用,增强了病毒与ACE2的结合,并使SARS-CoV从人到人的传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重要的是,SARS-CoV-2 RBD中的Gln493与hotspot-31兼容,这表明SARS-CoV-2能够识别人ACE2并感染人类细胞。

 

而SARS-CoV-2 RBD中的501残基(对应于SARS-CoV中的487残基)是天冬酰胺。根据研究者之前的结构分析,SARS-CoV中的487残基位于人ACE2上的病毒结合位点Lys353(即hotspot-353)附近。 Hotspot-353由Lys353和Asp38之间的盐桥组成,该盐桥也被埋在疏水环境中。在2002年分离出的人SARS-CoV中,487残基是苏氨酸,可增强353号热点的结构稳定性。S487T突变增加了RBD 与人类ACE2界面的相互作用,增强了病毒与人类ACE2的结合,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SARS-CoV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455、486和494残基在SARS-CoV-2 RBD中分别为亮氨酸,苯丙氨酸和丝氨酸,分别对应于SARS-CoV中的442、472和480残基。研究者发现,SARS-CoV RBD中的这三个残基在ACE2结合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不如残基479和487剧烈。

 

尽管存在氨基酸残基的替换,但SARS-CoV-2的S蛋白与人ACE2受体仍然具有显著的结合亲和力。也就是说,hotspot-31和hotspot-353或许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位点。但是由于小鼠或大鼠ACE2的353位含有一个组氨酸,它并不像赖氨酸那样适合病毒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对于中间宿主的筛选也提供了一项证明。

 

不同物种ACE2与SARS-CoV RBD的结合

表1. 不同物种ACE2与SARS-CoV RBD的结合(引用Fang Li 2016)

 

与SARS-CoV和MERS-CoV一样,SARS-CoV-2也是人畜共患病原体,可越过物种间的壁垒感染人类。病毒种间传播的机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这些冠状病毒的胞膜蛋白和受体识别并发生细胞融合,而Spike蛋白在与膜发生融合之前需要被宿主蛋白切割,这个过程也是病毒在感染宿主时的必经过程,因此,若是将其阻断,即可阻止了病毒的感染性。

 

结语

本文详细表述了Spike蛋白和细胞膜受体蛋白ACE2的结构以及作用方式,结合之前关于SARS-CoV的相关研究对SARS-CoV-2进行分析,最终落脚到受体蛋白上的两个结合热点区,然而要验证这些位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必须回到体内进行研究,以基因修饰小鼠模型为研究工具,进行更精细化更贴近临床的研究,这或许对疫苗及药物的研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这里没有探讨同样是冠状病毒的MERS-CoV结合域及其受体CD26,如果感兴趣,我们期待着能给研究者们带来更多的精彩解读。

 

病毒研究道阻且长,希望在人类与微生物的抗战中,我们能走在前面,站在高处,更透彻的了解对手,人类文明因为有科学技术的不断探索而变得更加神秘而多彩。

 

参考文献:

1. Roujian Lu, Xiang Zhao, Juan Li, Peihua Niu, Bo Yang, Honglong Wu et al. Genomic characterisa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mplications for virus origins and receptor binding. The lancet. 2020.

2. Guangwen Lu, Qihui Wang, George F. Gao. Bat-to-human: spike features determing host jump of coronaviruses SARS-CoV, MERS-CoV, and beyond. Cell press. 2015.

3. Fang Li. Structure, f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s. Annual review of virology. 2016.

4. Yushun Wan, Jian Shang et al. Receptor recognition by novel coronavirus from Wuhan: An analysis based on decade-long structural studies of SARS. Journal of virology. 2020.

5. Fang Li et al. Structure of SARS coronavirus spik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complexed with receptor. Science. 2016.

 

关于OriCell®

OriCell®是赛业生物旗下致力于干细胞试剂及干细胞技术服务的子品牌,作为拥有15年历史的科研干细胞供应商,自主开发了百余种干细胞产品。OriCell®的原代细胞、胎牛血清、细胞培养基及细胞冻存液已服务数万客户,获得了市场占有率和满意度的双赢,产品已直接应用于包括CNS(Cell, Nature, Science)三大期刊在内的5200余篇学术论文。如有需要,欢迎联系我们咨询。

如果您对产品或服务有兴趣,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在下方表单
填写需求描述给我们
点击页面右侧“在线咨询”
工具快速咨询
拨打免费电话:
400-680-8038
发送邮件至邮箱:
info@oricellbio.cn
点击重新加载
赛业(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400-680-8038

邮箱:info@oricellbio.cn

网址:www.oricellbio.cn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福珀斯创新园D2栋2楼

logo
weixin
OriCell细胞学院
细胞产品
  • ● 原代细胞
    • 干细胞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
      • 胚胎干细胞(ESC)
    • 标记细胞
      • 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 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
      • 标记的胚胎干细胞(ESC)
    • 体细胞
      • 神经系统
      • 皮肤
      • 心血管
  • ● 细胞系
    • 消化系统
    • 骨骼血液系统
    • 呼吸系统
细胞培养试剂
  • ● 进口胎牛血清
    • OriCell®特级胎牛血清
    • OriCell®优级胎牛血清
    • OriCell®标准级胎牛血清
  • ● 细胞培养基
    • 干细胞完全培养基
    • 干细胞诱导分化试剂盒
    • 干细胞去外泌体完全培养基
  • ● 细胞培养辅助产品
    • 细胞冻存液
    • 细胞因子
    • 干细胞检测试剂盒
细胞技术服务
  • ● 干细胞提取与鉴定服务
  • ● 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服务
  • ● 胎牛血清筛选服务
版权所有:赛业(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0 Cyagen Biosciences (Guangzhou)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21083896号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