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把iPSC复苏存活率从50%拉到90%↑↑无私公开「避坑指南+标准操作流程」
对珍贵的iPSC细胞来说,复苏环节的微小失误,轻则导致细胞状态下滑,重则全军覆没!
赛业生物带你持续攻克iPSC细胞培养及应用,本文直击实验室最容易忽略的关键细节,用实战经验助你复苏存活率突破90%!
1. 复苏操作时间,直接决定细胞复苏后状态
从液氮中取出来的细胞到达水浴锅时间超1min!
正确操作:
-
将iPSC细胞从液氮罐中取出。
-
用镊子夹住冻存管,倒置2-3秒空出管盖残余液氮(这一步,是出于安全考量下的操作哦)。
-
步骤2也可以将iPSC细胞暂放入-80冰箱或者干冰中,使得残余液氮蒸发(切记!这一步一定不能拉长时间)。
-
最后用镊子夹住冻存管进行37℃水浴:快速摇晃至仅剩米粒大冰晶时立即取出(注意,尽量不要让水面没过管盖,防止细胞污染)。

图1. 慢冻快融和快冻慢融下冰晶形成和状态变化
2. DMSO解毒期
-
将解冻后的iPSC细胞悬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
-
用移液管向管内逐滴滴加3mL完全培养基,注意每滴加完1mL晃动管身,充分混匀。
-
然后缓慢加入6mL完全培养基,盖好管盖,上下颠倒混匀。
-
180×g条件下离心5min。
3. 细胞铺板密度
经典错误:按常规细胞密度(1×10⁵/cm²)铺板
后果:iPSC细胞因缺乏细胞间信号传递,自发分化率飙升!
精准密度公式:
最佳铺板细胞数=(0.3×104)/(存活率%) × 培养面积(cm²)
示例:
35mm培养皿(面积≈9cm²),存活率80%时:
→铺板细胞数= (0.3×104/0.8)×9 =3.375×10⁵
即需要接种的细胞悬液体积(μL)=铺板细胞数/总细胞密度
图2. 不同接种密度下细胞克隆形成大小和致密度
4. 培养基的“隐形杀手”寒冷应激
经典错误:按常规将培养基恢复至室温后直接接种。
正确操作:
1. 刚复苏的细胞十分脆弱,接种时的培养基温度至关重要。
2. 包被后复温完成的孔板,吸走包被液,加入iPSC完全培养基,放入培养箱预热至少10min(需在细胞复苏操作前提前完成哦)。
3. 将细胞悬液接种到37℃复温完成后的培养基中。
5. 复苏后关键检测指标
检测时间 |
关键指标 |
合格标准 |
检测工具 |
24小时 |
贴壁率 |
≥80% |
可以对上清中的细胞进行计数,计算真实贴壁率 |
48小时 |
OCT4/NANOG表达率 |
≥90% |
免疫荧光检测 |
异常处理方案:
-
复苏当天活率<60% →细胞接种时向培养基中添加10μM ROCK抑制剂(Y-27632)。
-
自发分化灶出现 → 局部机械法剔除。
填写需求描述给我们
工具快速咨询
400-680-8038
info@oricellbio.cn